【关注】晒一晒我的工作思路——明沙淖乡、海子乡2017年工作思路有些啥?
| 招商动态 |2017-01-17
明沙淖乡2017年工作思路
2017年,紧紧围绕全旗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,努力建设富裕活力、幸福美丽、纯洁和谐新明沙。
一是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。
加快“一带两区”建设步伐,重点实施贺成泉——蒙家营核心区域内黄河主题文化广场等5个旅游项目。集中精力打造农牧产业“七大基地”:张丑营千亩水稻种植,蒙家营千亩特色水产养殖,肖大营千亩苗木种植;田家圪旦百亩黑枸杞种植、李新营千亩汉麻种植;新建3个千只肉羊养殖和1个千头肉牛养殖基地。通过优化发展环境,巩固壮大商贸物流园规模,力争引进1—2户大型商贸物流企业,建设一批现代化冷库和冷链配送处理中心,加大农畜产品品牌创建,扩大明沙淖“鱼米之乡”知名度。
二是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做文章。
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,彻底改善人居条件,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。全力抓好精准脱贫攻坚,重点在产业扶贫上动脑筋,增强农户“造血”功能和致富能力,力争市贫1386人和国贫192人实现脱贫。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管护,实现全乡61个自然村环境管护全覆盖。
三是在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上下功夫。
认真履行党委把方向、谋全局、议大事、抓大事的职责,把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,落实农村基础党建“两个全面”要求,在贺成泉、蒙家营、明沙淖打造“田园党建”和“智慧党建”两个品牌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“两个责任”,推进“三重一大”事项集体决策。加大源头治腐,坚持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“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”。
海子乡2017年工作思路
2017年,海子乡按照旗委、政府“一城三区六基地”战略部署,结合乡情实际和区域布局,拓展化工、农牧、旅游三大产业,推进“一镇三带三基地”建设进程(即廿四村中心商贸集镇;萨凉、萨托和沿黄公路产业带;新型化工生产基地、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基地),建成宜居宜业、幸福和谐、富有活力的海子乡。全乡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%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10%,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%,争取上级资金达到260万元。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提质增效,努力将海子乡打造成沿黄地区宜居宜业宜商的第一美丽乡镇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
一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,保障工业强乡。加大项目引进招商引资力度,全方位服务项目建设。对化工园区规划范围内现已建成的北辰饲料、蒙荣精细化工、寰达天然气等项目,搞好生产服务,促使其扩大规模,提高效益。加快博益润生、中援绿能、国能煤制气及中皓等项目建设进度,促使其早日达产见效。推动糠醛、亿源热电等项目,争取年内开工建设。打造新型化工生产基地。
二、强化产业结构调整,保障农牧业立乡。全面创新工作思路,以百倍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,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,以结构调整激活经济发展,以项目带动引领经济发展。一是以廿四油房湾村中亦达万头肉驴育繁基地为中心,带动周边村建成肉驴养殖示范区;二是将八份村蒙特利建成肉牛养殖示范区;三是完善提升杜守匠小尾羊肉羊养殖示范区;四是把磴口村建成以升达丰盆栽油桃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示范区;五是依托发彦申村颐康制药中药饮片项目,建成500亩中药材连片种植示范区;六是扩大八份村蒙特利有机水稻和黑训营村黑小麦种植面积,建成全旗新品种示范区;七是将土地条件较差些的沿河一带,建成全旗饲草种植和小杂粮种植示范区。建成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。
三、谋划休闲观光开发,保障旅游富乡。积极整合区域旅游资源,发展现代农牧业观光旅游。积极整合区域旅游资源,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休闲、现代农业观光为主的旅游业。一是开发南尧村“公中海”旅游项目;二是依托黄河故道,不断完善德胜村渔家乐、曹家地村厚生庄园、壕畔村金谷源度假区接待功能;三是发展磴口村升达丰特色果蔬采摘农业观光;四是开发百年天主教堂旅游资源。建成全旗生态休闲观光基地。
四、推进商贸集镇建设,保障乡风文明。通过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,重点规划廿四村中心集镇建设,逐步将廿四村打造成居住人口在万人以上的中心商贸集镇,将园区新村、海子、发彦申、苗六泉和竹拉沁5个村打造成居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中心村庄。同时,继续巩固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,提高日常管理维护水平,推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常态长效,全面提升村庄档次水平。不断完善《村规民约》,继续开展“文明村庄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最美家庭”、“好媳妇”等评比活动,着力打造“美丽乡村”示范乡。
五、攻坚扶贫开发进度,保障民生利益。严格落实“六个精准”,深入推进“三到村三到户”精准扶贫工程,因户施策,一户一策,确保“扶贫到户、精准到人”。大力实施发展生产、易地扶贫搬迁、生态补偿、发展教育、社会保障兜底“五个一批”帮扶政策,重点推进“发展生产脱贫一批”工程,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,按照“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商则商、宜游则游”和“一村一策、一户一法”的要求,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,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,做到“规划到村、辐射到户、带动到人”。同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,做到项目到村到户,资金到村到户,带动全乡国贫人口138户267人全部脱贫。
六、深化基层党建品牌,保障服务到位。进一步完善全乡22个党支部高标准示范场所的办公设施设备,不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民主评议党员、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党内生活制度。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从严落实“两个责任”,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抓好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、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的贯彻落实。围绕“456”工作法,扎根基层,深入农户,深入项目区,通过党建工作的引领指导,树立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“一面旗”。
总之,全乡上下将紧紧围绕旗委、旗政府的中心工作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,更加振奋的精神,更加扎实的作风,抢抓机遇,团结拼搏,开拓进取,奋发有为,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,为新型中等城市和包头市新的经济增长增添活力。
本期编辑:李新宇
投稿邮箱tyqwxb@126.com
